日韩包车旅游黑车乱象:9成是黑车?真相远比想象更复杂

日期:2025-11-01 16:46:11 / 人气:7


“我没有打算收钱,所以不算黑车。”前阵子,日本新宫市警方逮捕了一名刚出院的26岁中国籍男子,罪名是涉嫌“开黑车”致人死亡。这起悲剧再次将日韩包车旅游市场的“黑车”乱象推向公众视野,而背后暴露的行业问题,远比单一案件更为严峻。
据日本媒体报道,9月30日该男子驾驶一辆“白牌”私家车,搭载7名中国游客在和歌山县新宫市168号国道上与卡车迎面相撞,导致1名女性游客死亡。尽管男子坚称未收钱,但警方调查发现车费已提前预付。熟悉日本的人都清楚,绿色牌照才是合法营运车辆,白牌车属于私家车,用私家车从事载客收费服务,在日本就是明确的“黑车”行为。
疫情后日本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包车游因便捷性成为不少中国游客的选择。而白牌黑车之所以能占据市场,核心原因在于“性价比”和“便利性”:价格比正规绿牌车便宜,司机多为华人,沟通、支付无障碍,且不少订单来自国内知名大平台,让游客误以为是“正规渠道”。但风险也随之而来:这类车辆没有乘客保险,一旦发生事故,游客往往无法获得赔偿,只能自行承担损失。更令人担忧的是,司机资质参差不齐,很多是留学生或持旅游签证专门来“捞金”的人员,驾驶经验和安全意识难以保障。
日本官方对黑车的打击态度向来严厉。近年来,东京、名古屋、京都、神户等热门旅游城市多次查处白牌车司机及幕后团伙。今年2月底,日本警方破获一起非法运营案件,对包括6名中国籍人员在内的10名嫌疑人立案调查。该团伙由一对50多岁中国籍夫妇操控,旗下至少有30名司机,通过微信群收客,提供京都、大阪等地的接送服务。从2023年5月到2024年5月,团伙流水达3100万日元,日均进账8万多日元,司机日收入约1.8万至2万日元(折合人民币900元左右)。
从“白牌”到“绿牌”:黑车司机的“转型”套路
随着监管收紧和社交媒体上对绿牌车的科普,部分白牌司机想出了“转型”妙招——租绿牌。简单来说,就是将自己的私家车挂靠在租车公司名下获取绿牌,每月缴纳“份子钱”,年金保险自行承担,本质上是“花钱买合规身份”。
“人还是以前白牌车那一批人,换汤不换药。他们天天堵在机场蹲点,把租车市场搞得乌烟瘴气,还会举报其他白牌司机抢生意。”日本业者A总直言,这种挂靠绿牌车与白牌黑车并无本质区别:司机与租车公司没有劳动关系,未经过合规运营培训,只是披上了“绿牌”的外衣,而多数游客对此毫不知情。
据A总透露,疫情前日本包车市场绿牌与白牌的比例约为5:5,近年来因挂靠车激增,绿牌占比已达7成左右。知情人士表示,租一块绿牌的费用约15万日元,但凭借绿牌的“合法光环”,司机月收入可高达1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万元以上)。这种“伪合规”模式已引起日本官方警惕,前不久国土交通大臣中野洋昌表示,已在羽田空港展开调查,若确认存在绿牌出租行为将依法处理。
全球华人旅游市场的通病:合法车辆不足一成?
在韩国旅行社业者B总看来,黑车并非日本独有,而是全球华人旅游市场的“顽疾”。“不论日韩、澳洲还是欧洲,有华人游客的地方就有黑车,合法车辆可能不到一成。”这一说法令人震惊,但细究背后原因却不难理解。
很多游客认为国内大平台有明星代言、资质正规,合作的车队自然合规。但B总提出了关键疑问:“国外车队能用的华人司机从哪来?真有那么多永住或长期签证的华人愿意开出租车吗?”答案是否定的。据她透露,以前黑车司机多为留学生,现在不少人持旅游签证入境,租辆二手车就能在大平台接单,“干得好一个月就能赚回买车钱”。“我在首尔认识上千名从业者,但能信得过的合规公司不超过5家。”
利益驱动下的“海外内卷”:谁在推波助澜?
黑车现象屡禁不止,核心在于巨大的利益诱惑。B总坦言:“在日韩、欧洲开黑车,一天挣上千人民币很常见,月收入几万块,比国内工资高太多。这导致很多人削尖脑袋用旅游签过来干。”有网友调侃:“与其在国内卷网约车,不如去国外开黑车。”这种将“内卷”输出到海外的行为,成了一种畸形的“出海”方式。
除了个人逐利,国内在线旅游平台也扮演了“推手”角色。B总解释:“游客在平台支付的费用不低,但扣除平台抽成后,实际到车队手里的钱很少。加上平台间竞争激烈,不断压低车队报价,车队为了生存只能找更便宜的黑车司机。”日本业者A总也有同感:“部分平台给自营车队的协议价,甚至低于日本陆运法规定的限价。”
这直接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正规车队若不承接黑车订单或推出自费项目,可能难以维持运营。“羊毛出在羊身上,很多黑车看似价格便宜,实则会通过购物店、自费项目弥补车费差额。”B总补充道,游客的消费习惯也加剧了乱象:小包团成为主流后,不少人贪便宜、迷信中文服务,却忽视了司机的签证资质和车辆的合规性。
监管困境:查不过来的黑车
对于“当地为何不管”的疑问,B总无奈表示:“不是不管,是查不过来。比如济州岛总人口几十万,但每年中国游客超百万,警力根本不足以覆盖。”这一情况在欧洲同样存在——今年暑期中国旅游团在意大利被洗劫一空的事件频发,当地连治安案件都忙不过来,更难兼顾黑车查处,这也是法国华人旅游协会发布声明抵制“空降司导”的原因。
更棘手的是,黑车司机的反侦察能力也在提升。“以前在机场蹲点,现在有摄像头就转战酒店等客。游客可以要求看驾照,但总不能查签证吧?”B总的话道出了游客防范的难点。
对于前往日韩及海外旅游的游客而言,选择包车服务时需擦亮眼睛:优先选择当地正规旅行社,确认车辆的营运牌照和司机的合法资质,避免轻信平台低价套餐。毕竟,旅游的核心是安全,一旦遭遇事故,“便宜”的代价可能无法承受。

作者:杏鑫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鑫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