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怪她恋爱脑,是她的多巴胺在“捣乱”
日期:2025-11-01 16:44:01 / 人气:5

在生活里,“黄毛”常用来形容那些无拘无束、行为散漫的男生,染发是他们较为常见的特征。未成年时,他们常常逃学、打架、飙车,整天四处游荡,对学业和正事不上心。成年后,一般也没有体面的工作,对未来更是缺乏明确的规划。然而,就是这样一群男生,对女性却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一见XX误终身”,女孩爱上像“黄毛”这种可能不会有好结果的恋爱脑故事,屡见不鲜,也是养育女孩的父母格外警惕的一大风险。就像姜文导演《一步之遥》里,洪晃女士饰演的妈妈教育女儿:“真心喜欢?那不就是荷尔蒙一分钟的荡漾吗?”编剧似乎懂点生物学,但其实了解得还不够深入,因为女孩心动时,荡漾的可不只是荷尔蒙。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究女孩容易爱上“黄毛”的内在机制。
这既是一种心理现象,那就得从影响人类情绪和行为的神经递质说起。对于女性而言,其中多巴胺和催产素是最需要关注的两种。
多巴胺能让人产生欲望,驱使人们去寻找目标并付诸行动,它是人类性冲动、意志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多巴胺的分泌建立在预期的基础之上。事物超出预期的程度越高,也就是看起来越“出众”、感觉越“新奇”,多巴胺的分泌量也就越多。
所以,在一群男性当中,那些最特别的,比如学习成绩优异、颜值很高、身材出众甚至造型独特的男生,最容易吸引女性的目光。如果被关注的对象再做出一些超出预期的举动,比如主动走向她并和她交谈,多巴胺就会大量释放。多巴胺释放带来的愉悦感,会让女性在大脑中将这个男性标记为高奖励目标,并且期待通过进一步的互动获得更多奖励,也就是“我想要再见到他”。此时,她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多巴胺“控制”了,反而会理解为“我喜欢这个男生”。
“黄毛”们说话做事往往不遵循常规,比如,大家都追求的女生,他可能表现得很冷淡;而大家都不太在意的女生,他却主动去搭讪。这两种策略都能激起对方多巴胺的分泌。要是女生和“黄毛”在一起了,他再带着女生逃学、飙车,带她见识从未见过的人,做她从未做过的事,就会带来更多的多巴胺。这就如同拍领导马屁,关键不在于次数多,而要有新意,才能让领导分泌多巴胺,达到效果。而多巴胺的释放,会被女生解读为“和这个人在一起真开心”。
当两人的交流逐渐密切,又会触动另一种神经递质——催产素。
催产素能让人产生连结感。虽然男女都会分泌催产素,但由于它与生育后代有关,它是女性最为关键的神经递质。怀孕和生产过程会大量释放催产素,所谓的“母爱”就是催产素释放的结果。任何人只要能成功激发女性分泌催产素,就能和她建立起亲密关系。催产素还会刺激多巴胺的释放,把男生的陪伴和极度的愉悦感联系在一起,使两人的关系从“喜欢”升级为“依恋”。而拥抱、亲吻、性行为等肢体接触,会促使催产素大量释放,让女性对伴侣的依恋程度迅速加深。一旦失恋,女性往往会痛苦不堪。
传统文学里,像《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有人认为她就是死于催产素的影响。如果是多巴胺驱动的情感,梦梅不成,大不了再找别人。那些传统文学中歌颂的痴情女性,大多都是催产素分泌旺盛。
受性发育带来的性激素水平提升的影响,青春期女性的催产素分泌水平和敏感度都大幅提高,这是为生育做准备。同时,女孩的社交注意力开始从家庭关系转向同伴关系,并且产生了对浪漫关系的向往。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使得女孩容易陷入亲密关系,而且一旦陷入就很难走出来。
所以,等女生在多巴胺和催产素的作用下爱上“黄毛”,再去处理就有些晚了。风险控制的最佳办法永远是预防,而预防措施可以从多巴胺和催产素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多巴胺并非只有欲望这一条通路,它还有控制通路。由中脑腹侧被盖区分泌的多巴胺,可以通过腹侧被盖区的神经元突触,投射到两个不同的地方。
投射到伏隔核的被称为“欲望通路”,它可以调节奖赏和动机。购物、刷视频、吃东西带来的快感就通过这条通路,能即时反馈,非常直接。男生撩妹时触发的,也是这条通路。
投射到前额叶皮层的叫做“控制通路”,它可以调节认知和情绪,能驱使我们制定更长远的规划,判断哪些东西更值得拥有,而不是只看眼前。学习新技能、完成新项目、思考新问题,都和这条通路有关。这条通路的回报有延迟,往往和人生的愿景及意义相关。
由于大脑中多巴胺受体的数量是有限的,两条通路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就好像“黄毛”和“做题家”,都想脱颖而出,但走的路不同。前者追求及时行乐,后者则是厚积薄发。对于女孩来说,更多地通过控制通路获得多巴胺,是对“黄毛”免疫的第一步。当控制通路足够发达时,就不容易被与欲望通路相关的短暂快乐所迷惑。不过,由于欲望通路刺激的是最原始的脑区,其神经链路比控制通路短,所以相比而言更容易被激活和成瘾。只有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爱好、理想,构建起人生的意义感,在使用控制通路的过程中建立正向反馈,才能有效地将其激活并强化。
两条通路之间的竞争什么时候能趋于稳定呢?是25岁。没错,不是社会意义上认为的18岁成年,而是25岁,此时控制通路的终点前额皮质层才基本发育成熟。这时人的认知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才会稳定下来。所以,多数人年少时的爱情往往无疾而终,毕竟,前额皮质层尚未成熟时做出的选择,和心智稳定后做出的选择,会有很大的差别。
再来看催产素。在催产素的作用下,青春期女性对同伴关系的向往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满足呢?
首先,家庭的关爱和理解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家庭给予的催产素越多,女孩向外寻求情感满足的渴望就越少。其次,父母应该主动支持她和经过考验的益友多交往,益友越多,接触到不良朋友的机会就越少。第三,宠物能够极大地促进催产素的释放。允许女孩拥有自己的小猫小狗,可以模拟抚养后代的过程,有助于催产素系统的形成,也能让人获得稳定的催产素来源。
从生理层面来讲,避免女孩爱上“黄毛”,是多巴胺两条通路之间的竞争,也是催产素来源的竞争。意识到怦然心动背后的生理机制,当事人能对自己的状态有更强的掌控感,也能在与人交往时拥有更大的自主性。毕竟,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作者:杏鑫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中南半岛的力量天平11-01
- 日韩包车旅游黑车乱象:9成是黑车...11-01
- 馋哭百万在外河南人,何止一碗胡...11-01
- 别怪她恋爱脑,是她的多巴胺在“...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