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又要收获一个智能硬件 IPO
日期:2025-06-30 13:18:30 / 人气:1
**
支付宝刷脸支付、“碰一下” 背后的企业,要上市了。
智东西 6 月 27 日报道,6 月 25 日,上海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龙头商米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
商米科技成立于 2013 年,其前身为上海我有信息,注册资本 3.6 亿元。2014 年获得小米的 B 轮融资后,我有信息逐渐成为小米生态链中 “智能商用领域” 的重要一环,并于 2016 年更名为商米科技。
商米科技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集成了智能硬件、软件、数据洞察等技术,可帮助线下商业场景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支付、会员管理、订单履约、存货控制、员工管理等核心商业运营流程的效率。
2018 年,商米科技曾与支付宝合作研发并推出全球首台刷脸支付设备;2025 年,该公司还与支付宝合作开发了 “碰一碰” 商用终端。其官网显示,西贝、盒马、赛百味、便利蜂等国内外知名零售、餐饮企业的门店中,都使用了商米科技的收银、管理系统。
2024 年,商米科技的年营收为 34.6 亿元,按营收计,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过 10%。其产品已经销往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智能商业物联网设备的月活量达到 490 万台。
商米科技的产品类别包括智能台式终端、智能移动终端和智能金融终端,如商超、餐饮店铺中常见的自助结账系统、智能秤(自动识别商品)、移动支付扫码设备等。
小米、美团、蚂蚁、深创投等均为商米科技的股东。在 2019 年完成 C + 轮融资后,商米科技的估值已经超过 10 亿美元,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
商米科技曾于 2021 年在上交所开启上市进程,但上交所在两轮问询中对其科创属性、产品智能化程度、毛利率等问题提出问题。2022 年,商米科技主动撤回了其上市申请。商米科技并未披露此次港股 IPO 的募资额,相关资金将会被用于解决方案研发、生产设施建设与升级和全球扩张等用途。
3 年营收近百亿,毛利率低于同行
商业物联网是商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能让商户实现高效运营、数据驱动的决策,并及时响应消费者需求。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零售及餐饮服务等高频商业领域。
随着数字化转型在医疗保健、教育及旅游等更多行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预期商业物联网的采用将渗透至更多行业。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全球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市场稳步增长,到 2024 年其规模已达 2350 亿元。
2022 年 - 2024 年,商米科技的营收分别为 34.0 亿元、31.0 亿元和 34.6 亿元。同期,其年内利润分别为 1.6 亿元、1.0 亿元和 1.8 亿元。
报告期内,商米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 3.6 亿元、3.5 亿元和 3.9 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 10.5%、11.5% 和 11.4%。
商米科技绝大多数收入来自销售智能设备,2022 年 - 2024 年,这部分业务对其年营收的贡献幅度分别达到 99.5%、98% 和 99.5%。
按区域来看,商米科技最主要的市场是亚太、中东和非洲,其次是美洲,再次是欧洲。
商米科技的商业物联网设备主要由 OEM、ODM 厂商代工,因此销售成本较高。2022 年 - 2024 年,其销售成本分别为 24.5 亿元、22.5 亿元和 24.6 亿元。
同期,商米科技分别录得 9.6 亿元、8.2 亿元和 10.0 亿元的毛利,毛利率分别为 28.1%、26.7% 和 28.9%。其毛利水平低于新大陆、中科英泰等可比企业,这两家企业均具备自行制造相关设备的能力。
研发人员占比 46.2%,前五大客户贡献 4 成营收
截至 2024 年底,商米科技共有 574 名研发人员,占其员工总数的 46.2%。该公司大部分研发人员从事智能硬件相关的开发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商米科技的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喆于 1999 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PC 端 POS 终端机,并于 2011 年带领团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安卓端 POS 终端机。
商米科技的研发工作涵盖商业物联网设备、配套操作系统与软件生态、相关 AI 算法与应用、商业物联网云端生态系统等。截至 2024 年底,商米科技拥有 143 项注册软件著作权、587 项注册专利、10 项海外注册专利、138 项注册商标及 109 项海外注册商标。
商米科技向超过 200 个国家及地区的客户销售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该公司分别有 2506 名、2337 名及 2262 名客户。
商米科技的主要客户包括技术分销商、外卖平台、移动支付企业等。而其用户范围则更为广阔,涵盖许多认知度较高的国内餐饮、零售品牌,如西贝、好特卖、古茗等。在国际上,海外外卖平台 Keeta(美团海外版)、Uber Eats、Grab 等均为其客户。此外,商米科技的主要投资方美团、蚂蚁集团、小米等也均为其客户或用户。
同期,商米科技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分别为 14.4 亿元、8.9 亿元及 14.2 亿元,分别占当年度总营收的 42.3%、28.8% 及 41.1%;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 6.6 亿元、5.1 亿元及 7.6 亿元,分别占当年度总营收的 19.3%、16.5% 及 22.0%。
2022 年 - 2024 年,商米科技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人民币 21.4 亿元、19.7 亿元和 22.7 亿元,分别占对应年度采购总额的 75.9%、74.1% 及 66.3%;来自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 7.8 亿元、6.6 亿元及 8.6 亿元,分别占采购总额的 27.7%、24.9% 及 25.0%。
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蚂蚁、小米、美团持有大量股份
商米科技采用了同股不同权的架构,每股 A 类股对应 10 票,每股 B 类股对应 1 票,股权架构如下:
商米科技的法定代表人为林喆,他还持有商米科技 100% 的 A 类股和 15.78% 的 B 类普通股,为商米科技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在商米科技的 B 类普通股中,蚂蚁集团的持股比例达 37.56%,美团的持股比例为 11.29%、小米的持股比例为 10.72%、深创投的持股比例为 9.48%。
商米科技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喆是一名连续创业者。他 1994 年 7 月毕业于汕头市鮀滨职业中学,并于 1996 年创立创立广东川田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 POS 机的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2006 年,川田科技获得了德国 iF 国际工业设计金奖(计算机类别),是中国大陆首家获得这一奖项的企业。
2013 年,林喆在上海创立了我有信息科技公司,主要研发和销售 “我有外卖” 智能硬件系统。2016 年,我有信息正式更名为商米科技。
商米科技的执行董事陈桂鸿负责商米科技配件、产品的研发,先后担任该公司的产品研发中心总监、高级总监等职务。他此前在川田科技担任技术部主管。
2022 年 - 2024 年,商米科技的高管、董事和监事以薪金、花红、股份等形式,分别领取了 1576 万、1221 万和 1446 万的薪酬。
结语:商业物联网竞争激烈,智能化或成破局点
当前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领域竞争激烈,商米科技在安卓端方案排名全球第一,市场份额为 11%,但相较第二名的领先优势仅有 1% 左右。在生产上,商米科技较为依赖 OEM、ODM,拉低了其毛利率。
商业物联网仍处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早期阶段,商米科技若能提供更加智能的产品体验,则有望进一步巩固、扩大其竞争优势。目前,商米科技已经逐渐将 AI 能力融入其商业物联网设备,利用 AI 技术完成商品自动识别等功能,提升设备运行效率。
作者:杏鑫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告别无效提示!开发者必学的AI协...06-30
- AI歌手Yuri火爆全网,周杰伦们...06-30
- 从“具身智能新贵”跌回“家电厂...06-30
- 爆炸的充电宝:从召回到禁止登机...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