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罐头巨头地扪的陨落:从时代宠儿到破产保护的警示录
日期:2025-08-21 17:38:50 / 人气:10

拥有 139 年历史的美国罐头巨头 Del Monte Foods(地扪食品)申请破产保护的案例,折射出传统消费品牌在时代浪潮中的生存困境。这家曾以菠萝罐头占据美国餐桌 C 位的百年企业,最终因未能跨越健康消费转型鸿沟、成本结构失控与战略调整滞后三重关卡,成为又一个被时代淘汰的 "活化石"。
一、百年辉煌的底色与时代红利的消逝
地扪的崛起完美踩中了工业化时代的节拍:1886 年成立时,其罐头技术解决了新鲜蔬果保存难题;二战期间,罐头作为军粮成为 "硬通货",甚至伴随士兵参与诺曼底登陆;战后婴儿潮与双职工家庭激增,"开罐即食" 的便捷性使其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巅峰时期,地扪占据美国罐头市场超 40% 份额,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旗下 College Inn 浓汤、Joyba 茶饮等子品牌覆盖全美。
然而,健康意识觉醒彻底颠覆了游戏规则。1990 年代后,消费者对高盐、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抵触加剧,罐头食品被贴上 "不健康" 标签。地扪虽推出低糖水果、有机罐头等产品,但品牌形象固化导致健康产品线收入占比不足 5%。与此同时,Oatly、KIND SNACKS 等新兴品牌以 "零添加" 概念精准卡位,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快速抢占市场,进一步挤压传统罐头的生存空间。
二、内忧外患下的战略困局
地扪的衰落是多重危机叠加的结果:
成本结构崩塌:2025 年 5 月美国将进口钢铁关税从 25% 提高至 50%,直接导致金属罐成本飙升。其首席执行官格雷格・朗斯特里特坦言,关税带来的价格调整必然引发需求下滑。更雪上加霜的是,8 月美国进一步扩大关税范围至钢铁衍生产品,地扪的包装成本压力持续加剧。
债务泥潭深陷:2014 年的融资收购埋下隐患,叠加 2024 年债权人对债务重组方案的诉讼,地扪最终背负超 10 亿美元债务。尽管获得 9.125 亿美元破产融资维持运营,但每年需多支付 400 万美元利息,财务压力难以缓解。
转型策略失焦:面对消费趋势变化,地扪的应对显得被动。关闭工厂、裁员等措施未能触及根本,健康产品线研发投入不足,市场推广缺乏系统性。反观中国药食同源产业,2024 年市场规模突破 2650 亿元,即食型产品增速达 23.8%,通过零食化、场景化创新成功抓住 Z 世代需求,这种差异化路径正是地扪所欠缺的。
三、行业寒冬中的生存启示
地扪的破产并非孤例。2025 年 7 月美国企业破产申请量达 71 家,创五年新高,Forever 21、Rite Aid 等老牌企业同样陷入困境。这些案例揭示出传统品牌转型的三大关键命题:
认知重构:梅西百货关闭 66 家门店、缩减规模的案例表明,固守线下渠道与传统产品形态已无出路。地扪若能像同仁堂将阿胶融入月饼、太元龙开发 "养参小点" 那样,将传统食材转化为符合现代消费习惯的产品,或许能打开新局面。
成本韧性:在关税与通胀压力下,企业需构建灵活的供应链体系。例如,部分美国罐头企业通过与国内钢铁厂商签订长期合同,缓解了 50% 关税冲击,而地扪 75% 金属依赖进口的结构使其抗风险能力脆弱。
组织敏捷性:新兴品牌的崛起往往依托快速迭代能力。地扪官网至今仍沿用 1950 年代 "打开地扪,享受现代生活" 的标语,这种品牌形象的固化与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严重脱节。对比糖酒会上德庄主导辣度分级标准、安琪酵母开发 "小白条酵母" 等创新,地扪的战略调整明显滞后。
四、破产重组的生死赌局
目前,地扪已启动法院监督的资产出售程序,计划通过引入新投资者实现转型。其 CEO 强调这是 "重塑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但前路充满不确定性。历史经验显示,传统品牌破产重组的成功率不足 30%,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品牌价值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例如,若收购方能将地扪的供应链资源与健康食品研发能力结合,开发出即食汤品、功能性罐头等新品类,或可在 5000 亿元规模的药食同源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地扪的故事警示我们:在消费赛道冰火两重天的当下,没有永恒的行业王者,只有持续进化的生存法则。那些躺在历史功劳簿上的企业,终将成为时代车轮下的注脚;而唯有像糖酒会上的创新者那样,以技术驱动产品迭代、以洞察引领消费趋势,才能在变革中续写传奇。
作者:杏鑫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翻拍四大名著,不妨放开手脚08-21
- 揭示美元 50 年来最大年中跌幅08-21
- “人造肉第一股” 千亿市值毁灭录08-21
- 百年罐头巨头地扪的陨落:从时代...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