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SKP被卖:高端商场巨头的命运转折与未来悬念

日期:2025-05-07 16:24:13 / 人气:3


一、昔日辉煌:“全球店王”的高光时刻
2020年,北京SKP凭借177亿元销售额超越英国哈罗德百货,问鼎“全球店王”,成为中国高端商场的标杆和中产消费者的“快乐天堂”。2021 - 2023年,其销售额分别为247亿元、239亿元、265亿元,持续稳固着这一地位。凭借高端定位和“买手制”经营模式,北京SKP长期位于中国商场“金字塔塔尖”。

北京SKP的前身是新光天地,2007年由北京华联集团与台湾新光三越共同打造,双方各持股50%。开业之初,新光天地就引入超900个品牌,包括Prada、Gucci等,连续四年保持年销售额30%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台湾新光三越的运营能力。2011年股权调整,华联集团成为控股方,2012年新光三越彻底退出,新光天地更名为“北京SKP”,此后稳居全国销冠。2018年,中国消费者对全球奢侈品市场贡献率超50%,北京SKP销售额达135亿元,同年SKP开启扩张之路,先后在西安、北京(SKP - S)、成都、武汉等地开业新项目。

二、业绩下滑与出售缘由
(一)市场遇冷,业绩下滑
2024年奢侈品在中国市场遇冷,北京SKP受到影响,销售额从265亿元回落至220亿元,将“全球店王”位置让给南京德基广场。与此同时,贝恩公司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下降18%至20%,业绩回落至2020年水平,高奢商场成为“第一批受害者”,恒隆、太古地产业绩纷纷下滑,北京SKP也未能幸免。

(二)负债压力与出售决策
从2018年至2023年,北京华联营业总收入大幅下滑,从266.64亿元降至162.05亿元,而负债总额却从288.25亿元增长到465.03亿元,净利润在3 - 6亿元之间徘徊,相较于庞大负债规模显得微不足道。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华联股份也承受巨大压力,2025年一季度营收下滑9.74%,净利润下降75%。尽管2025年一季度北京SKP销售额增长18%,但仍面临“高基数、低增长”困境,出售SKP成为北京华联缓解现金流压力的选择。

三、出售详情与股权结构变化
(一)交易谈判与公示
3月底,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北京华联和博裕资本正进行深入谈判,将北京华联SKP负责运营和开发部门出售给博裕资本,并讨论出售SKP旗下实体商场资产的可能性。一个月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确认北京SKP出售,博裕五期美元基金拟通过关联方取得北京SKP 42% - 45%的股权。

(二)交易前后的股权结构
交易前,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直接和间接)与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北京SKP 60%和40%的股权,共同控制北京SKP。交易后,Radiance公司继续间接持有北京SKP 42% - 45%的股权,仍保留控制权,博裕基金关联方间接持有北京SKP 42% - 45%的股权,与Radiance公司共同控制北京SKP。这意味着博裕基金股权大部分从北京华联集团所得。

四、博裕资本与Radiance公司背景
(一)博裕资本
博裕基金于2021年3月30日在新加坡成立,主要从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业务,其最终控制人为Boyu Group, LLC(博裕投资)。博裕投资是一家拥有综合协同平台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在私募股权投资、二级市场投资、不动产与新基建投资以及风险投资领域均有涉足。这是博裕投资首次参与高奢商业项目投资,此前在电商领域(如阿里巴巴、小红书)、物业管理公司(如万物云、金科服务)等有过投资。

(二)Radiance公司
Radiance公司于2011年9月14日成立于新加坡,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

五、未来悬念
出售SKP能否有效缓解北京华联的现金流压力尚未可知。更重要的是,随着博裕资本进入,它将帮助北京SKP做出怎样的改变?北京SKP能否重回“全球店王”的巅峰,重拾往日辉煌?这一切都充满悬念,《联商网》将持续关注。

作者:杏鑫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鑫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