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2025年度词汇出炉,一半毫无悬念,一半完全懵

日期:2025-11-08 18:01:21 / 人气:12


近几年,各大词典评选的年度词汇中,AI相关的新词异军突起。最新出炉的2025年柯林斯词典年度词汇,花落“vibe coding”——也不意外,它几乎是今年最热门的AI技术。
如果再往回拨一点,翻翻稍早前牛津、韦氏、Dictionary.com和剑桥等机构发布的一系列热点词,不难发现,AI已经深刻影响了我们的语言,已然是生活中的高频词。
Vibe Coding:年度最热门技术词
“Vibe coding”在中文里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翻译,比较流行的译法是“氛围编程”。这个词最早由特斯拉前AI总监、OpenAI创始工程师Andrej Karpathy提出,形象地描述了AI能让人们“几乎忘记代码本身存在”也可以开发应用的情景。
不懂编程的用户,用自然语言对话,就可以得到代码。详细地说,开发者只需要告诉AI自己想要一个什么功能或应用,AI就能自动生成,实现“凭感觉,写代码”的效果。
“Vibe coding”之所以能够登上2025年度词汇宝座,一方面从数据上能看出来——自2025年2月首次出现以来,这个词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存在感飙升,贯穿了一整年。柯林斯词典的语言学家从包含240亿词汇的语料库中捕捉到了这一趋势,认为这个词充分反映了一年来语言的演变。
另一方面,这个选择揭示出AI技术在2025年的热度之高:程序员群体在讨论,普通用户也在谈论,“AI可以帮我写代码”已成为大众认知的一部分。
正如柯林斯官方博客所说,这个词“捕捉了我们与科技演变中的某些根本变化”,它不仅在硅谷科技圈内流行,更折射出AI作为“超强辅助”,已渗透日常生活。
整体来看,今年的柯林斯2025年度词汇候选名单可谓科技味十足。同榜的还有“clanker”,这个词源自《星球大战》,不过,现在它多用于对AI聊天机器人的批评,类似于中文语境里说的“人工智障”。
“biohacking”指生物黑客式的自我改造;“broligarchy”调侃科技富豪把持权力的“兄弟寡头政治”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新词一起勾勒出2025年的图景:从工作到娱乐,AI正重塑我们的语言和生活方式。
技术语言如何渗透生活
实际上,从去年起,各大权威词典发布的年度词汇中,就有多条都和AI热潮有非常直接的联系。
牛津词典:Brain rot脑腐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把“brain rot”(脑腐)评为2024年的年度词汇,是去年讨论度最高的一个年度词汇。这个带点夸张的俚语,指的是“大脑或智力状态的退化”,主要是用来形容过度沉迷于碎片化数字内容,从而导致的迟钝、注意力退化等等。
2024年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无节制地刷社交媒体,大量低质、无营养的信息让人“脑子生锈”。这个词生动地概括了在碎片化内容时代,身心都在接受信息过载的挑战。牛津语言部总裁卡斯帕·格拉斯沃尔评价说:“brain rot道出了数字生活潜在的危险。”他认为,这个词标志着有关人性与科技的新一轮文化讨论。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牛津去年的年度词汇候选列表里,还有另一个与AI直接相关的词,“slop”,意指“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劣质网络内容”。虽然最后没能当选,但它出现在提名中本身就说明,AI生成的内容,数量已经到了惹人反感的地步。
无论是“brain rot”还是“slop”,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2024年人们对数字内容生态的担忧,以及AI算法在其中扮演的复杂角色。
韦氏词典:Authentic真实
韦氏词典在2023年选择的年度词汇,是“authentic”真实的,同时也有“本真”的意思。这个词存在已久,但在充斥deepfake和AI生成内容的一年里,它的脱颖而出,意义非凡。
2023年与AI相关的新闻和讨论激增,引发了人们对“authentic”这一概念的关注和大量查询,搜索量暴增。正是因为AI可以轻易生成以假乱真的图像、视频和文本,人们也就越来越难分辨真伪。所以,对于“真实的、原汁原味的”的追求成为社会心理的一个重要主题。
韦氏词典主编彼得·索科洛夫斯基在解释这一选择时提到,“authentic”有“非伪造、真实可靠”之意,也包含“忠于自我”的延伸意义。它成为年度词汇,某种程度上是对科技充斥下社会心理的映射:当聊天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口吻聊天,当AI可以模仿名人声音,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视人与信息的真实性。
剑桥词典:Hallucinate幻觉
英国剑桥词典则把目光投向了“hallucinate”幻觉。剑桥把它评为2023年的年度词汇,原因在于这个心理学动词在当年获得了全新的技术含义。
原本,hallucinate主要用来指因为生病或服药副作用,导致出现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东西。不过在2023年,人们开始用它描述大语言模型“胡编乱造、产出虚假信息”的现象。
剑桥词典专门为此新增了AI相关义项,并表示这一新义“切中了2023年人们热议AI的核心原因”——生成式AI功能强大,但不是没有问题,“hallucinate”正好一语道破了AI最大的弱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剑桥选择“hallucinate”紧随柯林斯词典将“AI”本身选为2023年度词汇之后。也就是说,从“AI”这种宏大的技术概念,到“hallucinate”这样具体描述AI缺陷的术语,AI相关词汇在权威词典的年度榜单上实现了连纵霸榜,说明了眼下AI居高不下的热度。
从“vibe coding”到“hallucinate”,AI相关词汇接连登上年度词汇榜,绝非巧合。
当AI改变世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语言;它们有的描述了AI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有的反映出人们对AI潜在问题的担忧,还有的表达了数字时代人们内心的矛盾与诉求。这一系列语言现象背后,恰恰是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我们的工作、娱乐和社交。语言的变化又反过来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科技与社会的碰撞。
One More Thing
柯林斯是今年较早发布年度词汇的机构,另一个是Dictionary.com,但是他们选择了一个奇怪的词:67。读作“六、七”,而不是“六十七”。
Dictionary.com组委会分析了大量数据,包括新闻标题、社交媒体趋势、搜索引擎结果等,发现从2025年夏天开始,对这个数字的搜索量有明显的增长,而且一直在增长。
这个词的意思大概就是“还行”“凑合”“及格线”,“六分七分的样子吧”,类似这种语义。前阵子Sam Altman玩梗还用了这个词,让网速不够快的群众摸不着头脑,以为新模型真就是这么草率被公布了。
Dictionary.com的组委会说,他们自己也还在努力弄明白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它的确展现了一个新词,如何随着年轻人的爱用、多用而迅速风靡全球。
"

作者:杏鑫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鑫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