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大洗牌,这4家凭啥逆势爆发?

日期:2025-08-21 17:24:42 / 人气:11

"
2025年,北京的餐饮生意,说实话,不太好做。
而这挑战,不是突然来的,更像是慢慢加码的。那个靠开店就能赚钱的“黄金时代”,好像按了暂停键。
北京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京规模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年营收200万元以上企业),利润同比下滑67%。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高端餐饮遇冷,一些高端日料店悄悄关张的时候,偏偏有些品牌,不仅没趴下,生意还越做越红火。
这就让人好奇了:别人喊冷,他们为什么能热乎起来?
破局关键:回归本质,练好内功
2025年的餐饮业,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不少高端餐饮悄悄关门,一边是锅圈乡镇店的冰柜被买空。
热闹与冷清之间,其实在告诉我们,餐饮想穿越周期,靠的是回归本质和苦练内功。
那些跑出来的品牌,都抓住了几个核心:
1.死磕成本效率,核心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锅圈:无人柜把小小店面的租金利用效率翻倍;套餐化销售降低顾客决策成本,也提升了供应链效率;扎根乡镇大幅降低租金压力。它重构了“在家吃饭”的成本结构,靠的是强大的供应链整合和渠道创新。
小菜园:师徒合伙制把员工变成“老板”,本质是组织创新,用股份绑定人心,极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和损耗(员工为自己干),提升了人效和责任心;中央厨房统一粗加工提升效率。
百胜:数字化工具(AI排班、预测、订货)把经营的“水分”一点点挤干;下沉市场小店模式(肯德基小镇店+肯悦咖啡)摊薄成本。
本质:在增长放缓甚至停滞的市场里,比拼的不是谁更能烧钱扩张,而是谁更能精打细算,把每一分租金、每一份食材、每一个员工的时间,都用到刀刃上。这要求对成本结构进行根本性的审视和重构。
2.建自己的“鱼塘”
费大厨:靠极致产品和实在体验,形成口碑,自带流量。本质是产品主义胜利,深度绑定用户味蕾,减少对外部流量的绝对依赖。
百胜:5.6亿会员构成的私域堡垒,是它的核心护城河,会员运营(精准促销、玩具营销)维系情感和复购。
本质:将平台公域流量,持续沉淀为自有用户资产,并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终身价值,对抗平台抽成和流量成本。
3.定位清晰,满足“真需求”
当高端消费遇冷,人均60元的小菜园、在家花更少钱吃好点的锅圈,为何反而逆势上扬?
因为它们切中的是老百姓最基础、最刚需的“吃好饭”需求。
锅圈的“10块钱吃挺好”、小菜园的经典国民菜、费大厨的物超所值、百胜的“疯狂星期四”,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好吃不贵”是王道。
在经济承压期,消费者捂紧了钱包,但“吃”的需求不会消失,只会更理性。
餐饮的“价值”被重新定义——不是虚无缥缈的“逼格”,而是看得见、摸得着、负担得起的美味与便利。
能扎实满足这种“基础价值”的业态,生命力才最顽强。
所谓的“消费降级”,深层是消费者对真实价值的敏锐回归。
4.找到激活“人”的金钥匙
小菜园的“师徒合伙制”很绝,它把传统雇佣关系,变成了利益共同体和事业传承。
厨师变店长,员工变股东,解决了连锁餐饮最头疼的品控和扩张动力问题。这不是简单的“分钱”,而是构建了一种自驱型、可复制的组织模式。
百胜的数字化,表面是工具,深层也是组织能力的升级——让前线员工(店长)拥有强大的决策支持工具(AI),提升单兵作战能力和响应速度。
而锅圈赋能加盟商、与供应商深度绑定,也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协同。
餐饮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始终是核心。寒冬期,更需要激发内部的活力和创造力。
无论是通过股权/合伙机制绑定核心骨干,还是通过科技赋能一线员工,或是构建更紧密的产业生态,组织的韧性与活力,是支撑效率和价值落地的根基。
好的制度能让“炒勺炒出股份”,让普通员工也能成为事业合伙人。
更深层的共性:回归商业本质。
总结一下——
成本效率是生存底线:无论大小品牌,在增长放缓甚至下滑时,比拼的是谁能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运转。这背后是供应链管理、组织创新、数字化应用等硬功夫。
用户资产是护城河:单纯买流量越来越难以为继。能否建立并运营好自己的顾客池(私域),深度理解和服务他们,决定了品牌的长久生命力。
价值定位是抗压核心:你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在目标顾客心中提供了清晰、不可替代的价值?
是极致美味、极致性价比、可靠便捷、还是情感连接?在经济波动期,能清晰回答“顾客为什么需要我”的品牌,更具韧性。
未来怎么看?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7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能到13万亿。这个超级大市场正在剧烈洗牌。
所谓“消费降级”,不如说是消费者在用脚投票,追求更实在的价值——就像汪书高说的:“餐饮的本质,就是好吃不贵。”
更清醒了的消费者群体,更追求“真实的价值”。
社区化(贴近用户)、数字化(提升效率)、刚需化(满足基本且确定的需求),都是在这个本质要求下演化出的破局路径。
所以,能不能把效率提上去(降本增效)、把价值做实了(好吃不贵)、把组织搞活了(激发动力),就成了寒冬里能不能破土而出的关键。
餐饮这行,挑战一直都在。
环境艰难时,光缩着等春天来,可能真会冻僵;敢点起火把、破冰前行的人,才有机会凿出生路。
当潮水退去,精打细算的能力是救生圈,数字化的工具是氧气瓶,而那颗踏踏实实满足大家“吃好饭”需求的初心,才是穿透黑夜、指引方向的北极星。
冰层下面,暖流已经在涌动。
那些敢于动手改造自己、用心满足顾客的品牌,春天来的时候,一定会是第一批收获果实的。
毕竟,在生意场上,没有永远过不去的冬天,只有还没被唤醒的活力和机会。
参考文献:
[1].《万店规模下利润双位数增长,百胜中国如何做到大象起舞?》,华尔街见闻[2].《百胜中国的一场秘密布局》,虎嗅APP
[3].《锅圈上半年净利润翻倍,在家餐食关联品牌靠增SKU、通渠扩销售半径》,财经网
[4].《下一个“锅圈”还是锅圈》《无人零售助门店营收日增近2000元》,锅圈官方微信公众号
[5].《锅圈,再造一个万店品牌》,华商韬略
[6].《港股上市半年!徽菜“小菜园”预计上半年盈利3.6亿元,今年计划新增门店120家》,山东商报
[7].费大厨辣椒炒肉官网等。"

作者:杏鑫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鑫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