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该是谁"到"我是谁":一位古典音乐人的投资人生

日期:2025-10-04 12:08:55 / 人气:9



当人们在网上搜索"张野"这个名字时,往往会陷入困惑——消费投资人、古典音乐人、全球百大DJ……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标签为何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然而,当你真正见到这位42岁的投资人,与他交谈后,那种预期中的反差感不仅没有出现,反而能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和谐统一。

张野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我该是谁"到"我是谁"的蜕变。这位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在32岁创立青山资本专注早期消费投资,却在接近40岁时重新拥抱音乐梦想。他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身份认同、职业选择与自我和解的生动案例。

十字路口的选择

2012年,张野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毕业,开始了个人天使投资生涯;三年后,32岁的他成立青山资本,专注于早期消费投资。在此之前,他已获得国际作曲比赛大奖,音乐事业初露锋芒。但30岁后,他几乎完全转向基金管理,投出了转转、pidan、每日黑巧等知名项目。

"30岁后的十年里,我一直在与各种困惑和内耗作斗争。"张野坦言。在投资领域,消费基金面临巨大转型压力;在个人层面,重拾音乐爱好是否会被视为"不务正业"?这些问题困扰着他。

转折发生在接近40岁的时候。2021年,青山资本做出两个重大决定:放弃人民币基金,转型美元基金并坚持早期消费投资;38岁的张野也决定重返音乐舞台,但这次他选择从电子音乐而非古典音乐重新开始。

逆行者的智慧

"今年是青山成立10周年,我们没有特别庆祝。"张野笑着说,"与其庆祝过去的成就,不如思考如何与下一个时代最伟大的企业产生联系。"

在VC/PE行业经历剧烈冲击的背景下,尤其是美元基金断崖式回撤的行业洗牌中,青山资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逆行做美元基金。这意味着放弃原有的人民币投资人,重新开拓国际市场。"刚开始募资时完全出不了国,只能靠线上沟通。"张野回忆道,"但我们认为必须这样做。"

青山资本专注于极早期投资,所投项目往往只有想法和图纸。张野认为,这类投资需要更长的耐心周期——可能10年或更久才能看到回报。"美元投资人通常有更长的耐心,比如我们美元基金的存续期是12年。"这种差异化定位使青山资本在中国VC行业中独树一帜。

"我们一直有自己的节奏。"张野表示,"市场好的时候我们没有盲目追逐风口,市场差的时候也没有放慢脚步。比起短期得失,我们更在意能否陪伴企业走得更远。"

音乐与投资的共鸣

为何从音乐转向投资?张野给出了一个直白的答案:"喜欢钱,但音乐很难赚钱。"但很快,他发现了两个职业间的深层联系。

"我学的专业是作曲,某种程度上与风险投资很相似。"张野解释道,"作曲家通过作品传递人生体会或哲学观点,投资人投项目时也是自我审美的表达。这两个职业的核心逻辑是一脉相承的。"

青山资本坚持"作品思维"做投资。"什么是投资上的作品思维?要在项目早期发现、支持、陪伴,并成为主要投资人。"张野说,"青山的作品思维体现在,我们投资的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在最早的种子轮、天使轮阶段成为最重要的股东。"

这种思维也延伸到对创业者的判断上。"现在这一代创业者综合能力更高、审美水平更好了。"张野观察到,"优秀产品的审美表达更多来自它不做什么,比如苹果、微信的克制。"

他以投资的AI眼镜公司逸文科技为例:"当行业都在叠加功能时,他们选择做减法——砍掉扬声器,不增加摄像头,放弃全彩显示,优先解决视力矫正问题,同时提供提词翻译、AI问答等功能。"

四十不惑的和解

"30岁出头是我最困惑的阶段,总是想寻找确定的答案。"张野回忆道,"到了40岁反而自洽了。问题并没有减少,只是更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种和解也体现在他与音乐的关系上。40岁时,他决定重新拥抱音乐,但这次选择了电子音乐而非古典音乐。"古典音乐需要大量时间和训练,而电子音乐代表现代生产方式。"张野解释道,"更重要的是,DJ制作人身份可以连接创业者和消费者,甚至尝试推动中国音乐国际化。"

这个转变并不容易。"电子音乐和古典音乐差别极大。"张野坦言,"从'脱不下长衫'到甘之如饴做电子音乐,反映了投资经历对我的影响——不断接受新技术对传统的颠覆。"

2022年,张野入选全球百大DJ榜单,排名第108位,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人。"我很意外,也感谢被市场认可。"他说,"音乐现在依然是我的副业和爱好,但我想把它做到极致。"

轻盈的前行

"20岁时,我设想的未来是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张野总结道,"现在回头看,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这种生活——不是要赚多少钱或有多大名气,而是我爱投资和音乐,我现在干的就是我想做的事。"

42岁的张野认为,40岁是个很好的年纪。"也许并没有完全'不惑',但我活得越来越轻了——是内心轻盈的轻,当然,体重也变轻了(笑)。"

从莫斯科音乐学院到北京创投圈,从古典音乐到电子音乐,从人民币基金到美元基金,张野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多重身份的融合与重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答案往往不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中,而在不断探索与自我和解的过程中逐渐清晰。

作者:杏鑫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鑫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