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鹏被特赦前的180天:从至暗时刻到曙光初现,华人企业家的身份困局
日期:2025-10-24 14:00:21 / 人气:8

2025年10月23日半夜,一则重磅消息震惊全球加密圈:华人加密首富赵长鹏获得美国特朗普的总统特赦。公开信息显示,特朗普此前就对赵长鹏所谓“美国政治迫害”的说法流露出同情。
然而,时光回溯到一年前的2024年4月30日,赵长鹏正深陷人生的至暗深渊。他被迫脱光衣服,忍受着羞辱性的搜身,甚至被要求展示臀部,随后被关进一间阴冷的牢房。与他同处一室的,是那些满脸刺青、头上刻着奇怪图案的肌肉壮汉。在西雅图的联邦法院里,赵长鹏身着囚服,承认了自己的罪名。这位曾经被尊称为“华人首富”的男人,主动交出了高达43亿美元的罚金,并在媒体面前感慨道:“我是选择主动交政治罚金。”倘若当时有人告诉他,一年之后他不仅会获得美国特赦,还能重新踏上中国的土地,而此刻在牢房里遭受的冷眼、拳脚,以及那43亿的罚金都将烟消云散,他或许会苦笑着骂一句:“这简直就是黑色幽默。”
特赦信号渐显:布局与转机
社交动态与市场信号
特赦的信号最早在2025年9月17日开始若隐若现。这一天,CZ(赵长鹏)突然更新了自己的推特简介,将“ex - @binance”改回了“@binance”。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在懂行的人眼中,却意味着他回归币安一事已基本尘埃落定。
到了10月,美国两大“合规交易入口”接连释放积极信号。加密上市平台Coinbase与受SEC监管的主流券商Robinhood,先后开放了BNB(赵长鹏创立的Binance生态的平台币)交易。这是BNB首次在美国主流金融体系中获得了正式的“入场券”。
白宫表态与前期铺垫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宣布特赦生效时,强调“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战争,至此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的180天里,赵长鹏看似进行着一些松散的小动作,但实际上每一步都围绕着同一个目标——重建自己回国的合法性。
从被迫离华到重启合作:重建国内联系
币圈大佬聚会:合作的开端
2025年的春天,维多利亚港的空气中弥漫着久违的热闹气息。一张合影在网络上迅速刷屏,照片中的C位站着四个人:火币创始人李林、赵长鹏CZ、孙宇晨以及孔剑平。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一张币圈大佬的普通合照,但在行业内的人眼中,这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八年前,中国全面叫停ICO和交易平台,币安被迫匆忙出海,赵长鹏也因此成为了“最不可能再回国的人”。然而八年后,他却出现在这张合影中,这无疑是他与本地资本和制度重新建立链接的开场白。
这场聚会的东道主李林,是曾经世界排名前三的交易平台之一Huobi的创始人。三年前,他把自己亲手创立的企业卖给了饭局上的孙宇晨。而这场饭局之后,与CZ产生更多联系的,是站在他们身边的孔剑平。
孔剑平曾是知名矿机厂商嘉楠科技的董事会联席主席。2020年,他创立了Nano Labs并担任董事长,同时还拥有多重身份,如香港数码港董事、香港“推动Web3发展专责小组”成员,甚至获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委任,出任该审裁处委员。
BNB财库计划与市场反应
聚会结束两个月后,孔剑平高调宣布要做一个10亿美元的BNB财库,目标是囤下5% - 10%的BNB流通量,试图把币安平台币BNB包装进“美股上市公司”。CZ的推特亲自转发了这一消息,市场情绪瞬间被点燃,相关股价一路飙升,盘中涨幅甚至高达107% +。赵长鹏强调,他和他关联的实体“没有参与此轮融资”,但“仍然非常支持”。
此后,赵长鹏在香港的多数公开演讲活动背后,都能看到孔剑平的身影。
香港市场布局推进
四个月后,赵长鹏第二次回到香港,此时的他不再只是币安活动中的“神秘嘉宾”,而是带着明确的议程而来。一方面,他在活动前官宣与华兴资本的合作;另一方面,在活动结束后敲定了与OSL的对接。这一系列动作前后呼应,标志着他在香港的落地路径逐渐清晰。
华兴资本与币安有着很多共通点,光鲜与游离并存。其创始人包凡,曾是投行圈里最能搅动风云的人物,撮合过滴滴与快的、美团与大众点评等世纪合并,还投资过稳定币第一大上市公司Circle。然而,2023年2月,包凡突然“失踪”,华兴在资本市场也因此成为一个敏感的名字。投行业务虽然还在运转,但由于创始人“在押”,长期处在游离位置,传统金融不敢完全信任它,新兴互联网资本又觉得它气数已尽。
2025年八月末,币安官宣了与华兴资本的合作。而在合作落地之前,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巧合。2025年8月8日,财新披露华兴创始人包凡“获释”,结束了长达两年半的失踪调查;仅仅三周后,华兴就宣布投资1亿美元BNB,并携手赵长鹏家族基金YZi Labs启动合规基金。包凡的太太许彦清,同时也是华兴董事会现任主席,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BNB生态五周年活动。
此外,赵长鹏与华兴还落地了一项看似不起眼的举措:将推动BNB在香港证监会持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上合规上市。短短12天后,作为香港首家持牌交易平台的OSL,便上线公告:币安平台币BNB,成为香港第五个获批在持牌交易平台交易的加密资产。
OSL背后站的是母公司BC Technology,这是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持牌金融科技集团。OSL本身拿下了香港首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同时兼具托管和经纪业务,拥有直接打通本地券商、ETF托管人和机构分销的网络。这家公司之所以在行业里备受关注,与其早期管理层的“金融化背景”有关。它的第一大股东,占股25.43%,本来就是传统券商出身,后来切入加密领域,同样也是交易平台Bitget创始人,把合规与资本市场结合得较为彻底。
从被迫漂泊到应对身份质疑:海外历程与挑战
海外漂泊之路
2017年7月,币安在上海起步。然而,两个月后,国内全面叫停ICO和交易平台,CZ被迫带着三十多人的团队撤离。他们在六周的时间里,把数据从阿里云搬到AWS,又为没出过国的工程师们办签证,就像一支临时拼凑的远征队,来到了东京。
当时的日本,看上去是理想的避风港,政府已经承认虚拟货币合法。于是,币安租了办公室,十来号人坐在一起,就成了“全球总部”。2017年的牛市汹涌澎湃,比特币从3000美元冲到1.9万美元。币安在短短五个月内登顶全球交易量第一。那段时间,他们几乎不眠不休,注册量暴涨到一度关停开户。
但好景不长,风向很快逆转。2018年初,骗子用伪造的谷歌广告钓鱼,骗走了投资者的币安账号和资金。日本金融厅骤然收紧政策,3月直接警告币安在日本的无证营业活动。监管的冷脸比黑客更可怕,CZ再次收拾行李,撤离东京。
从东京撤退后,CZ把赌注押在了地中海的马耳他。2018年,马耳他总理穆斯卡特喊出“区块链岛”的口号。于是,赵长鹏和当地政府合作落地,宣布币安全球总部就在这里。三个月之内,团队就扩展到来自39个国家的员工。可两年后,马耳他金融管理局发布一句冷冰冰的声明:币安从未注册。
这一来一回,日本冷眼,马耳他反悔,逼得CZ干脆宣布:币安将不再寻找总部。
2021年9月,这种“无总部模式”开始在监管中发挥特殊作用。当时有交易平台对手在美国起诉币安,一份集体诉讼将币安、CoinMarketCap和赵长鹏一同告上法庭。传票还能找到公司,但“无总部”找不到地址,最后只能去追创始人。原告律师雇了一名退役海军陆战队出身的私家侦探,追查CZ的下落。调查范围横跨亚洲、欧洲、中东,翻遍了航班数据、商业登记和社交媒体。几个月过去,还是一无所获。直到最后侦探在报告里留下了一句话:“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去追踪赵长鹏,但赵长鹏的行踪几乎无法被发现。”律师甚至建议直接通过Twitter送传票,毕竟CZ每天都在上面发声,但这被法官拒绝了。
身份质疑困境
在世界权力游戏的牌桌上,先亮的是出身,再摆的是护照,至于能力,往往只是最后的谈资。从美国监狱走到美国总统特赦,这一路,赵长鹏对所谓“合规”的付出,从来都“不止是”合规。
2022年底,美国第二大交易平台FTX崩盘倒闭,亏损带来巨额资金缺口。紧接着七个月后,美国SEC便开始起诉币安CZ非法经营,年底便开出43亿天价美元罚单。
法庭外,华盛顿的权力游戏从未停歇。民主党主导的监管风暴,将CZ塑造成完美靶子:一个华人企业家,掌控着加密世界的半壁江山,却涉嫌违反反洗钱法和制裁规定。检察官的指控书里,币安被指“服务于非法活动”,而CZ的背景,中国出生、早期在上海生活的华人身份,成了最廉价、最高效的攻击入口。
2023年11月24日,海外社媒Reddit上的一则热帖冲上加密板块热搜,讨论币安是否真的能承担43亿美元罚款,并拿它与FTX的68亿美元窟窿相比较。不少美国网友甚至暗示:政府这是在向币安“榨血”,借此填补美国加密行业的亏空。
但钱能解决的,也只有账面问题,出身的质疑始终如影随形。美国议员Stacey Plaskett在一次听证会上,直截了当地说:“虽然他是加拿大公民,但他是中国人。”在《福布斯》的文章中,赵长鹏说道:“我的华裔身份又被提起了,好像这很重要。”赵过去曾因华裔身份而成为歧视的目标,尤其是在一些人试图把他和亚洲的相关政府联系在一起时。
2024年春天,赵长鹏交完43亿美元罚款,并穿上囚服进到美国西雅图监狱伏法。这段被他称为“人生最难熬的时刻”的牢狱生活,并未完全带来政治的身份重置。真正的转折点,是共和党的特朗普重返白宫,给加密行业来了一场“大赦”。赵长鹏交给民主党的43亿罚金,成了政治献祭的沉没成本。他不得不重新开始押注。
特赦前的关键操作与未来展望
关键合作与政治加持
2025年3月,币安宣布获得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GX 20亿美元投资。比例、治理权、资金用途未公开,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结算方式。不是美元现金,而是USD1稳定币——背后站着与特朗普家族关系密切的World Liberty。
不久后,赵长鹏在社媒发布与扎克·维特科夫(Zach Witkoff)的合影。Zach既是USD1的联合创始人,也是特朗普阵营的盟友。他的父亲史蒂夫·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正担任着特朗普政府中东事务特使。
这让一桩金融投资被赋予了更多政治意味,中东资本入场,特朗普家族的稳定币登台,CZ则借此换来一层新的庇护。短短两周后,特朗普家族的稳定币USD1,宣布正式登陆币安生态BNB Chain。
USD1的口号很简单:“美国人的数字美元”。而CZ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接入自己的基本盘。BNB Chain,本来就是一个热闹的“菜市场”,借贷、DEX、Meme,应有尽有。USD1一上架,借贷池上线,跨链工具接入,特朗普家族基金甚至带飞币安嫡系Four.meme项目的Meme币。事实上,USD1稳定币的总发行量中,已有近九成都在BNB链上流通。
表面上,这是产品合作;实际上,所有人都羡慕这张挤破头都难获得的政治加持。即便如此,赵长鹏今年4月已正式向特朗普申请总统赦免,过去整整五个月,才获得官方文件“已批准特赦”。
华人企业家的共同困境
赵长鹏在获特赦后第一时间发推表示:感谢特朗普总统的特赦,将尽一切努力帮助美国成为加密货币之都。
对赵长鹏而言,这是一场个人的劫数;但对华人企业家而言,却是群体性的难题。护照的国籍页可以换,但在政治叙事中,华人身份却成了博弈中一道无法消解的标签。
这种标签,带来的是结构性的脆弱。商业竞争是一套合法框架下的较量,但政治博弈则不一样,对手几乎不会考虑任何的规则和限制,会不择手段地来完成自己的战略目的。
赵长鹏曾经说:“如果有听众,我或许愿意私下里担任少数几位新兴企业家的导师。就算不为别的,我至少可以告诉他们什么不该做。”
毕竟对于华人企业家而言,“合规”并不只是合规,它常常还意味着一种更高门槛的“身份赎身”。表面上,这是商业竞争背后的制度摩擦,深层次上,却是身份政治在全球市场的投射。一个德国企业家、一个日本企业家、一个韩国企业家,即便面对监管,也很少被无限放大其“国籍背景”。但当主体是华人时,身份便天然带上了地缘政治的隐喻色彩,仿佛企业的每一次扩张,都暗含着国家的意志。
Shein的CEO许仰天,拿到新加坡护照,却没能换来Shein的顺利上市;TikTok换上了新加坡籍的CEO周受资,却挡不住国会对“华人身份”的持续质疑;Temu把总部迁去爱尔兰,却迁不走华盛顿对其“强迫劳动”的指控。
正因如此,华人企业家的“护照”与“身份”之间,总存在一种割裂。护照可以一换再换:加拿大、新加坡、格林纳达……但“身份”却是一种更深层的烙印,写在脸上,刻在经历里,难以抹去。它让这些企业家在跨境扩张的道路上,总是要付出额外的代价,更多的解释、更多的审查,甚至更多的妥协。
有人说,这是全球化走到深水区的必然: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但人的身份却无法轻易跨越政治的藩篱。华人企业家的成功与困境,正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他们一方面证明了华人群体的勤劳努力,另一方面,也不断被提醒,无论市场多大、资本多雄厚,他们始终处在一个需要额外证明“自己无害”的位置。
这或许是赵长鹏们共同的隐痛:他们可以改变公司结构,可以拥抱不同的市场,但他们必须学会在美国、在欧洲、在中东不同的权力格局里寻找庇护;必须接受护照可以成为工具,身份是另一种难以摆脱的宿命。
赵长鹏在获特赦后第一时间发推表示:感谢特朗普总统的特赦,将尽一切努力帮助美国成为加密货币之都。或许对于华人企业家而言,这场关于“身份”的博弈,远未结束。
作者:杏鑫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杭州网红大撤退:浮华退去后的行...10-24
- 一顿“蹭来”的晚饭:80后海归与...10-24
- 特斯拉:Q3 财报亮眼背后,马斯...10-24
- 赵长鹏被特赦前的180天:从至暗时...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