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国际凯夫谈 AI 战略:垂直 Agent、桥梁型通才与价值导向的 AI 布局
日期:2025-07-29 08:38:32 / 人气:6

在 AI 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阿里国际在 AI 领域的布局和探索备受关注。阿里副总裁、阿里国际 AI Business 负责人张凯夫(花名:凯夫)近日在与虎嗅的交流中,分享了阿里国际在 AI 方面的战略思考、业务进展以及对 AI 时代人才培养的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 AI 型组织的发展图景。
从 AIGC 到 Agent:阿里国际 AI 的战略迁移
阿里国际的 AI 布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清晰的战略演进过程。2024 年,阿里国际将 AIGC 确立为关键方向,积极探索其在电商领域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业务需求的深入理解,2025 年,阿里国际的焦点开始向 Agent 转移,其中电商工作流 Agent 成为重点,旨在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目前,阿里国际的 AI 布局已形成多维度体系,包括多模态模型 Ovis、超过 60 种场景的 AI 应用以及正在推进中的 Agent 工具。以 Ovis 模型为例,其基于通义大模型为基座强化训练而成,2024 年四季度日均调用量超过 1 亿次,到 2025 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已飙升至超过 10 亿次,充分体现了 AI 技术在阿里国际业务中的深度渗透和广泛应用。
凯夫明确指出,垂直 Agent 的机会比垂直模型大很多。但关键在于要从行业问题出发,进行上下文工程,并做好减法。这一观点为阿里国际的 AI 技术研发和应用指明了方向,即避免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是聚焦于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以应用价值为导向。
以实际贡献为核心:AI 价值的评估体系
在阿里国际内部,AI 能力的考核与评估体系始终基于 “实际贡献为导向” 的指标。凯夫强调,所有的 AI 工具、AI 能力和 AI 项目,都必须能够证明确实带来了降本增效、利润提升等实际价值。他日常会与财务密切对齐相关进度,确保 AI 投入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商业回报。
具体而言,阿里国际对 AI 价值的衡量主要围绕三个方向:一是 AIGC 提高素材质量和转化率,带来更高 GMV;二是通过 AI 自动化实现降本;三是基于 AI + 人的模式,在同样投入的前提下提高产能。这种对商家和内部降本增效的思考方式,为阿里国际的 AI 应用提供了清晰的目标指引。
从实际成果来看,AI 对阿里国际的业务影响已十分显著。相关的 AI Agent 已让退款成本同比下降 15%,广告投放 ROI 同比提升 5%。此外,阿里国际 AI 提供的 SEO 占到了整体 SEO 的近 4 成。在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阿里国际的 AI 解决方案还获得了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SAIL 奖),这无疑是对其 AI 技术实力和应用价值的高度认可。
ToB 与 ToC 的差异化机会:AI 应用的路径选择
凯夫同时负责阿里国际和淘系的 AI 及搜索推荐工作,这让他对 ToB 和 ToC 端 AI 带来的机会和确定性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 ToB 端,路线非常确定,降本增效是明确的方向;而在 ToC 端,一方面 AI 对搜索推荐广告本身的改造方向明确,另一方面如何用 AI 重构电商仍需探索。
凯夫提出,当下在 AI 圈,只有两种生存路径:“最通用” 的或者 “最垂直” 的,中间派没有生存壁垒。其中,“最通用” 的路径门槛高,能做的人很少;而 “最垂直” 的路径则可能拥有更广泛的机会。这一判断为阿里国际的 AI 技术布局和业务拓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参考。
基于这一逻辑,阿里国际在 AI 研发上坚持问题驱动,聚焦建设 “差异化技术能力”。凯夫表示,当 OpenAI 进入百万卡集群时代,中型团队必须找到差异化定位。阿里国际的做法是基于通义大模型基座,在业务场景中洞察用户需求,找到具有通用性的核心能力进行后训练,如多模态表格理解、LLM 多语言能力等,从而形成差异化技术优势。
桥梁型通才:AI 时代组织的核心人才
在 AI 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人才成为 AI 型组织发展的关键。凯夫特别强调,未来 AI 型组织中,桥梁型通才至关重要。这类人才熟悉业务场景,知道需求所在,同时又懂技术或了解技术边界,能够有效连接业务与技术。
为了培养和吸纳这类人才,阿里国际在招聘策略上也进行了调整。凯夫透露,今年招的产品经理都是懂算法的,他认为未来好的产品人才肯定会写代码,或者说成为通才。同时,阿里国际还希望招到有 “锐度” 的人,即胆子大、敢于打破传统思路、直接犀利、敢于提出新想法的人才。
凯夫观察发现,桥梁型通才与符合 AI 时代特质的优秀技术人才往往是同一拨人,他们的共同特质是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他们学习和使用最新的 AI 工具,不断进化自身能力,最终成长为连接业务与技术的桥梁型通才。
AI 时代的挑战与应对:年轻工程师的成长困境与突破
AI 技术的发展也给年轻工程师的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凯夫坦言,Claude 4 的发布意味着世界被改变了,AI Coding 的出现取代了简单的 “写码能力”。然而,传统上年轻工程师正是通过基础编码工作的锻炼逐渐成长为成熟程序员的,如今这一成长路径受到了冲击。
面对这一困境,凯夫认为,年轻工程师必须具备特别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通过自驱力和探索,进化为符合 AI 时代特质的成熟技术人才。他指出,AI 更利好成熟、有经验、有想法的工程师,因为 AI 可以解决基础环节提高效率,而这些工程师已具备成熟的编码品位和产品经验。
为了帮助年轻工程师应对挑战,阿里国际虽然没有将 AI Coding 等指标纳入个体考核,但凯夫会积极推动大家尝试和应用这些工具。他鼓励年轻工程师主动拥抱变化,利用 AI 工具提升自身能力,在新的技术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成长路径。
坚守技术边界:确保战略路线的最优解
在兼顾阿里国际和淘天的 AI 工作时,凯夫认为确保技术路线最优解的关键在于明确技术的能力边界,即清楚 AI 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种对技术边界的清晰认知,能让团队避免追求宏大却无法实现的目标,保持务实的作风。
阿里内部有很多懂 AI、懂技术的人才,他们的共性优点是懂技术且务实。凯夫表示,正是基于这种对技术边界的笃定和务实的精神,阿里国际才能在 AI 布局中不断取得实际成果,确保每一项 AI 投入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阿里国际在 AI 领域的布局和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以价值为导向、以人才为核心、以技术边界为约束的 AI 型组织发展模式。在垂直 Agent 的广阔机遇下,桥梁型通才将成为组织的核心力量,而坚守价值导向和技术务实主义则是 AI 战略成功的关键。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阿里国际的 AI 探索无疑将为行业提供更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作者:杏鑫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迟迟未到的大使07-29
- Figma IPO深度解析:从“打败...07-29
- 香港教育的核心优势解析:与上海...07-29
- 从健身房到荒野:新中产的 “应野...07-29